时入冬天,和母亲一起去菜园摘菜。菜园里萝卜菜、小白菜,芹菜等青菜郁郁葱葱,长势喜人。母亲说:“我今天买了20元钱的猪肉,晚上包水饺吃。”我兴奋地说:“好啊,包芹菜馅的,我来包。”
芹菜,属伞形科植物,茎直叶绿,鲜嫩可口,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和大范围的种植面积。人们常食用的芹菜有两种:水芹和旱芹。
水芹别名水英,细本山芹菜,牛草,多年水生宿根草本植物,喜凉爽,忌炎热干旱,多生活在河沟、水田旁。宋代林洪在《山家清供·碧涧羹》中写道:“二月、三月,作羹时采之,洗净,入汤焯过,取出,以苦酒研芝麻,入盐少许,与茴香渍之,可作菹。惟瀹而羹之者,既清而馨,犹碧涧然。”林洪在这里先容了水芹的两种食用方法,一种是腌菜,另一种是做成羹汤。林洪对芹菜情有独钟,用它煮菜羹的时候,不但尽量保持芹菜的原味,还引用杜甫的诗句“鱼鲫银丝脍,香芹碧涧羹。”为其起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“碧涧羹”,让这道菜显得即清又雅,别具一格。下箸之时,既尝美食,又吟名句,可谓人生一乐事。
小时候我家的菜地旁有一个水沟,父亲在那里种了些水芹。阳春三月,水芹生长茂盛,青翠欲滴。那时我家的餐桌上经常有清炒水芹,父亲吃得津津有味,我却闻不惯水芹那浓郁的香味,吃饭时从不搛那道菜。只到有一天,父亲买了鲜牛肉,切成丝跟水芹茎杆一起炒,水芹茎杆吸取的牛肉的汁液,变得香醇可口,美味十足。我终于爱上了吃芹菜,从此只要见了芹菜,味蕾便蠢蠢欲动,谗涎欲滴。
父亲不但在春天种水芹,秋天还种旱芹。父亲种旱芹都是用头年自家留的种子播种,刚长出的芹菜秧有淡淡的苦味,等芹菜秧长到有筷子长时,父亲便用锄头把待种的一畦地挖松,把土耙平,撒上菜籽饼、鸡屎猪屎给土地增肥,再用锄头尖勾出一指深的沟,把芹菜秧移栽进去,之后天天浇水,小心侍弄。芹菜在父亲的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,到了初冬时节,芹菜已长到成人的膝盖般高了,父亲此时便把芹菜摘回来,用茎杆炒香干、炒虾仁、炒肉片,芹菜叶入汤、下面、凉拌,芹菜成了我家餐桌上的宠儿,几乎顿顿都有它,大家也在芹菜的滋润下健康成长。
芹菜芳香味美,富含蛋白质、碳水化合物、胡萝卜素、B族维生素、钙、磷、铁、钠等营养元素,具有平肝清热、祛风利湿、凉血止血、解毒宣肺、健胃利血、清肠利便、润肺止咳、降低血压、健脑镇静等功效。记得小时候,邻居的孩子不慎吞食了一粒金属珠到胃里,邻居非常着急,父亲知道后从菜地里摘了一把芹菜送给邻居,说:“芹菜纤维素含量高,吃了可以把金属珠排出来,快去炒给孩子吃吧。”果然,孩子吃了芹菜后很快屙出大便,邻居用棍子拨开大便,找到了那粒金属珠,顿时转忧为喜,连声向父亲道谢。
亲戚们都知道父亲种的芹菜好吃,在武汉的姑姑每次来我家,走时都要带一捆芹菜回去,说武汉蔬菜大棚里种的芹菜没有经过阳光雨露的滋润,味道比自家地里露天生长的差多了。十几年前父亲去世后,水沟里的水芹也因干旱而枯死了。但菜地里的旱芹,母亲年年还是要种的,大家冬天的餐桌上,总有碧绿香甜的芹菜,那是家的味道,也是大家最深的眷恋。
版权声明:
凡注明来源为"英山县资讯网"、"英山融媒体中心"、"英山县电视台"的所有文字、图片、音视频、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,版权均属英山资讯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。未经本网书面授权,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、转载或建立镜像。否则以侵权论,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